一个语言的“入流”,和是不是英文关键字无关,而是和这种语言进入某一子行业的契机有关。
比如 C 语言的出现解决了系统程序源代码的可移植性问题,使得更多的小型机可以在更短时间内移植 Unix 操作系统。所以 Unix 选择用 C 重写,而 C 成为编写操作系统和实现 TCP/IP 协议的首选语言。今天众多设备上的各类操作系统,TCP/IP 协议实现都要归功于 C 语言;
比如 C++ 的出现适逢图形界面的兴起,需要面向对象技术对图形编程框架建模,同时又要提供能运行于微型处理器的高性能;
Java 的流行适逢企业的信息化浪潮,大量的企业级的复杂任务,需要更短的时间内,写出更大规模的程序。所以 Java 通过更多的权限关键字,垃圾回收等等,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生产力的提升;
PHP 的流行是因为行业需要快速的编写动态 Web 服务端程序。
而 Python 进入 Web 开发是因为如今 Web 应用日渐复杂,需要更多的交互技术(比如用于实时的长链接)和使用更多的第三方库(必须一些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任务)。
以上这些语言如果不是在第一时间出现解决了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,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“入流”。再回来看“易语言”,中文关键字解决的是没有一点英文基础的初学者的入门问题。但这个问题不是行业痛点,因为具备基本英文能力的程序员从来就不缺,将来更不可能缺。因此,没有一个行业急需“易语言”解决没有英文基础的初学者入门的问题,“易语言”凭借这个优势就没有任何的“入流”机会。相反,由于面试者普遍看中英文文档、论文的阅读能力,“易语言”反倒会帮助企业剃掉那些没有英文基础的应聘者。
作者:安江泽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9770358/answer/17497656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